很有名的一本书,瑞典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我拿起来刚看了几章的时候,就感觉到作者很懂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每个小章节都是一截比较完整的故事,开头都会有个转折,结尾回个悬念,阅读趣味性很高。很像是网络连载文学,后来一查, 巴克曼的确就是一位出众网络博主,整本书也非常符合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估计这么畅销也跟这点有关。
由于疫情的原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远程办公,写一篇文章来记录下这段时间的感受。
本来这篇文章是2019年review的,但是因为在草稿箱躺了太久,就把标题改了改。
同事在工作中与到的一个问题,组装资源的时候,往std::set
里插入自定义结构体失败,导致使用时查找失败。几个人一起排查了一下,最后发现是对自定义结构operator<
操作符进行重载时有歧义,导致了线上问题。
本来这篇文章标题我想起成《关于 vector 的两个小坑》,后来想想,其实也不算是坑,还是自己对原理性的东西理解的没做那么透彻。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后来归根到底都是基础不牢靠。
即刻,是一个「我也不知道怎么定义,总之挺好玩的」app。上面不仅有很多有趣的人,还有很多程序员👨💻开发了不少基于即刻的小项目,非常好玩、有趣,本文就罗列一下我已知的几个项目。
我是 2015 年参加校招,这个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比较顺利地拿到了阿里的实习 offer,然后在快要转正的时候被通知「拥抱变化」,接着在腾讯和小公司的 offer 之间抉择,然而选择了小公司之后又被毁约三方协议,最后重新申请腾讯 offer 成功。
读了《C++ 的门门道道 | 技术头条》这篇文章之后有很多共鸣,可以说是近期看过的最好的技术 tips 文章了。按照这篇文章里面讲到的几点,结合工作上实际遇到的问题,我也来说一下我的感受。
工作上有大量协议采用 Google Protocol Buffer,关于 Protobuf 的简单介绍可以看 IBM 的《Google Protocol Buffer 的使用和原理》这篇介绍。简单来说,Protobuf 的优点是(相比 XML)更小、更快、更简单,同时可以向后兼容。缺点的话,对我日常工作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可读性较差,因为 Protobuf 压缩的时候会做序列化,生成 pb 文件,这个文件是二进制的,无法做到 human readable。但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排查问题是,经常需要看资源文件内容是否正确、上下游服务收发包内容是否正确、伪造 pb 资源等等,这些内容都是 pb 的,需要经过转换才能读懂,由此就用 Go 写了利用 JSON 伪造 pb 资源和反序列化 pb 打印成人类可读的文本的两段程序。
本文主要讨论 slice 扩容时对原数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