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sea's Studio.

《东京本屋》

Word count: 3,844 / Reading time: 13 min
2017/06/13 Share

COW BOOKS

吉井:那 COW BOOKS 在售的外文书多吗?

松浦:大部分是日文书。外国顾客主要是来买这些日文书,不过也有一些是出于对 COW BOOKS 的好奇面来的。这挺难得的,大老远来看这么小地方。如果只是想买书,在网络上买就好。所以来店的顾客不只是为了买书, COW BOOKS 也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有人可能想看看这里的店员是怎么样工作服务的,或者说想知道 COW BOOKS 想向顾客传达什么,这样人们才会过来。

媒体介绍 COW BOOKS 时,常说是一家「二手书店(古本屋)」,这个理解没有错,但我个人的感觉是 COW BOOKS 就是一家普通的书店,更进一步地说,像鱼店、肉铺、花店一样的「个人商店」,这种店是老板在凌晨时刻到市场,用自己的眼睛选择东西并进货,回到自己的店,经自己的手卖给客人。因为老板自已选料,所以客人问他这个蔬菜是哪里生产的、这条鱼应该怎么处理,他都能轻松回答 COW BOOKS 也一样,我们自己看过,面且对内容有相当的认可,才会放在书架上。书的种类也没有特别固定,若要说的话……就是「松浦弥太郎」类

今野书店

吉井:西获窪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开的「Book&Cafe」,这些点和贵店会不会形成竞争关系?

今野:这倒不会,可以说完全没有。他们的经营模式一般来说是二手书+咖啡,经营的种类和我们新刊又不一样。我觉得他们和我们的店是可以共存共荣的,一批年轻人去那些「Book&Cafe」,翻阅一些书,把看书这事儿养成习惯后,就有望成为一批读书人。那么,那些人还是会到我们店买些书呀,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

西获窪是很有意思的地方,离吉祥寺只有一站距离,但这里的生活成本没有吉祥寺高。来往JR中央线沿线、去东京繁华区或神保町等地方也都很方便,所以不少作者和出版界人士住在西获窗。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店的人文、文艺类的图书卖得相当不错,而且大家偏爱购买单行本,这点和其他书店情况不太一样。若是一般小书店文库本的销量应该是单行本的两倍,毕竟文库本比较便宜嘛。而在我们店,单行本跟文库本的销量几乎持平,这意味着,我们的客人喜欢购买新鲜的、当红的作品,为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书,很愿意掏腰包。所以对我们店来说,新刊是生命线,新刊出来就一定要进货。这点我是很在意的。

说到竟争,对我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亚马逊等网络书店和图书馆。日本的图书价格是由“再贩制度”来保持“定价销售”的状态书是不能打折的。但亚马逊提供了免费送货以及积分等服务,这些等于变相打折。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竞争对一个小书店来说,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亚马逊等网络书店的冲击,我们实体书店的长处何在?我认为,首先是实体书拿在手里的感觉。大家购买之前,在书店里能看到实体书,并翻阅浏览。你来的时候也许没买到本来要买的,但实体书店还能提供机会让大家遇到之前并不知道的作者和书。第二个好处在于交流一和店员的交流,听听他们的推荐,这些实体书店才会有的交流和这种温暖。我们店也确实有一批常客,他们说“买书还是得在今野桑那里买”,我也会好好珍惜同这些客人的交流。
另外,还是得说一下图书馆,我个人很反对他们的“复本”"。现在的图书馆过于重视利用人数和借阅量,为了吸引更多的周边居民而购买不少所谓的畅销书,像畅销书《火花》(2015年,文艺春秋)”有的公立图书馆甚至有90册复本。我反对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这对作者没有任何好处;第二,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是给大家看畅销书。一般读者在普通书店买不到的专业书或资料,才是图书馆值得备藏的。

Books Fuji

不过,做生意方面还是容易产生些矛盾的。我们店的所在地属于大田区,过去是东京的工业重镇,现在还有几千个小工厂生产世界顶尖而且有的产品。我朋友是这里一家工厂的厂长,目前和几家中国公司合作。他会跟我抱怨,中国公司让他做样品,若中方喜欢样品就会要求把所有信息包括设计图统统提供给他们。也就是说,做好样品就拜拜了这真不像话。但我朋友说,和中国公司合作,经常发生这种事儿。

所以我认为,个人对个人,没什么1司题。一旦要谈钱,就会出问题。(笑)现在很多中国人来日本爆买。买东西是可以的,但我希望他们买西的同时,能够感觉到为什么日本商品做得好,这个背后的理念。比如,日本的电子商品很好用,也很方便,这是设计师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绞脑汁想出来的结果;日本的商品很耐用,这是制造方站在买方的立场想。买了没多久就坏掉,肯定不舒服。。而中国的制造方,最基本的想法就不一样,看到好东西就要模仿、要设计图,跟日方说。以后我们自己来,谢谢。。

我刚跟你说过,喜欢看非虚构的书。前一阵子看了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他们的书,我看,那些人的心底是蛮感性的。他们做一个东西,原动力就是梦想或理想。不管是汽车还是书,实体性的商品是经过很多人的手而生产的,和很多人有关系,这等于说,这商品包含了很多人的心意。

所以,外国人在日本买东西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日本人心底的这些想法。他们是付钱买东西,这也很正常,可能你觉得我太罗嗦,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

森冈书店

吉井:您2015年开的森冈书店(银座),每天都有各国顾客慕名而来。我很想多了解一些。本周的一本。这个概念诞生的过程。

森冈:是从原来的茅场町店的经验里萌生的。在那里的十年中,每年有几次举办新刊纪念活动的机会。这些活动当中,我遇到不少客人就是为了这本新刊而过来。就是为了一本书从远方花时间到我的店。累积同样的经验后,我开始相信作为一家书店,卖的书哪怕只有一本也行,是可以开下去的。

有一次,办了关于鸟类摄影集的出版纪念会,我对动物了解不多,所以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很深的理解,在展览过程中才发现喜欢小鸟的人真多!他们散发的热情和热量让我大为震惊。最吸引人的是作者和读者的沟通和对话。这样的沟通,给读者和作者的双方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作者从读者的一句话得到灵感,或许在展期中就和别人谈起下一次作品的出版方案。这样的场所能发出一种。幸福感。。所以我一直想,若有机会再办一家书店,它的重点要放在这种交流上。

BACH

吉井:书的种类实在太多,每天都有新刊。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出手的范围控制下来,只愿意翻阅自己熟悉的东西。就像乒搜索一样,网上信息太多,看上去什么都能搜索出来,但实际上我们自己能观照到的信息,还是限于自己比较熟悉的范围。

幅:是的。而且现在网络的方便性,导致大家更加要求「效力」。现在畅销的大部分书,就是给大家提供快速解答的。什么「让你一个月减五公斤」、「按照这个习惯生活你能达到幸福」之类的。大家看这种答案和书的定价,加上读这本书所需的时间来算一算:这本书1000日元,大概花两个小时能看完······好的,买吧。可是,书本不是这样的东西。看书的最大收获不是你获得某种答案,而是在你里产生一个疑问。产生疑问的过程才能让你心里充满喜悦。从这个度来看,书是一种工具,是一把钥匙,让你思考。是让你不停地思一辈子的伙伴。它的价值绝不能用那种效率来计算的。

吉井:所以您是倾向于同时读几本书的。并读。派,而不是。精读派?

幅:看情况吧,一般情况下。我会一口气买下几本书,看看这本又看那本。看书的心情每天都不一样,就像你的身体情况,你今天很想
吃肉,但明天也许有点感冒,就想吃清淡点的东西,嫩豆腐上撒点葱末,加生姜那种。今天也许你很会看重量级大作家的书,但明天没心
情,那就看漫画也挺好的。

本屋B&B

吉井:对您来说,值得卖给客人的书,会是什么祥子的呢?

内沼:就像我刚刚跟你说的,现在日本每年有八万种新刊出来。市场上的书还不止这些,加上过去出版的书,这数量是挺可怕的。很遗
憾,这么多的书当中有一部分不是特别理想,做得不够细心。我选书的时候,会比较注意书的内容和领域的多样性,不能有太大的偏向。
因为我想通过B&B让大家认识到世界有多大,多么不一样。本屋B&B的面积是大约30坪,但你逛一圈就能感觉到这里和外面的庞大世界是有一种通道的。这是书和书店有意思的地方,只有30页的书告诉你的世界,不一定比1000页的书拥有的世界小。B&B除了新刊和
杂志外,还有不少zine和个人出版的little press,其销量一直在上升。大家来B&B,多多少少也就是为了找到新的东西和以前不知道的世
界。我经常和大家说,好的书店,就是能够让毫无目的地进来的人买书的店。

BOOK TRUCK

三田:我也和朋友讨论过,为什么早餐这么流行,我认为,主要因是经济不景气,你想想,晚上出去喝几杯酒,跟早上去吃好一点东西,那个比较划算?晚上的活动花钱多,早上出来活动可以省钱的。

我是1982年出生的,所以大概初中二年级,不,大概小学年级的时候,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流行的《ELLE DECO》风格,比如意大利名牌的家居呀,专业设计师细心出来的、时装方可搭配的风格,这些后来几乎都被淘汰了。现在,我们喜欢的是更亲近生活的氛围。(拿起手边的生活杂志《Apartamento》)你看,这就是现在的时尚杂志,看起来很轻松、舒服、不做作,丑
就是现在的风格。料理也是,过去的时尚意味着出去发现好餐厅,享受受美味菜肴的同时必须穿得好看、有风格。现在大家开始在家自己做饭,买些好一点的调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慢慢做菜,这是现在时尚。

吉井:中国媒体也很快就学到了这点,现在他们的杂志、网媒中也都是这种生活化的文字和图片。可能这种风格的内容给人感觉确实亲
近,马上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三田:但我身边的设计界的朋友说,这种风格最难模仿,因为几乎没有绝对的标准。比如,名牌那些东西,有几种必备就好,媒体会告
诉你手提包要买哪一种,家居要从哪里买。但不做作的风格时尚呢,你自己生活和文化的累积就很重要。

没有了绝对的标准后,我们依据什么因素来选购才好?这就得靠自己的感觉。有时候,就是因为一些小东西,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特别
那么决定这个小东西的特别性是什么呢?就是自己。

后记,本屋桑巡礼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远离了家门口的「本屋桑」。喜去更大的书店买书,开始相信选择要越多越好,书要越新越好哪怕买同一本女性杂志,也觉得用大书店的纸袋装着显得洋气站前小店的黑色塑料袋(烫金印着Happy Day和几颗星星)很土。自己想看小说,又舍不得几千日元,就跑去图书馆一口气借上十本……然而有一天,发现不起眼的小书店忽然消失时
我却会一脸遗憾道「可惜了,我还蛮喜欢它的呢」。

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我越发感觉到「本屋桑」们正绞尽脑汁做着各种尝试努力。如果还是被淘汰了的话,那么让这些小店关门大吉的,可能并非网络或连锁书店,而是你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在此我带着反省之心呼吁:小书店是要当地人来培养和支持的,否则书店消失时,你我连感慨的资格都没有。

CATALOG
  1. 1. COW BOOKS
  2. 2. 今野书店
  3. 3. Books Fuji
  4. 4. 森冈书店
  5. 5. BACH
  6. 6. 本屋B&B
  7. 7. BOOK TRUCK
  8. 8. 后记,本屋桑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