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sea's Studio.

我为什么阅读

Word count: 3,083 / Reading time: 10 min
2013/11/17 Share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看了《知乎周刊 - 读书这件小事》中的一个精选,问题在这里,周刊中收录的回答在这里

摘录其中一段:

信息的半衰期用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和效用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信息,通常半衰期就一两天,这就意味着今天令你非常亢奋的信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可能屁都不是。于是乎,循环往复,你每天生活在会立即失效的信息里,就像记忆力只有24小时的失忆患者,重复着一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

我相信很多『微博微信控』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刷了一天微博,各种评论、转发,看了娱乐科技新闻,看上去一天繁忙的很,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真的关了微博回想看看,又觉得这一天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干,越是刷微博刷微信刷得热闹越是觉得生活无聊空虚,越是无聊越是想在微博微信上找点乐子,一不小心就踏进了恶性循环。

上面的回答中提到的『信息半衰期』的概念,很好的解释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由于微博微信上的信息都是『热信息』,来的快去的也快,搏完人们的眼球之后,就没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吸取这类信息上,在当下可能会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和愉悦,并成为你和周围人的热点谈资,但随着信息价值的快速衰弱,一两天后,这些信息就在你的生活中失效了。

同样的,大部分的电视剧、娱乐节目、网络小说,以及很多现在的电影等等,它们所包含的信息的半衰期也很短。那真正有价值的,长盛不衰的信息都上哪里去了?

###成本
人类拥有互联网不过是这二三十年的事情,甚至电视出现也不过百年,那之前的信息如何储存和传播?答案就是出版成书。很显然,比起微博,书的成本高出太多,这里的成本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发微博的成本和出书的成本

显然,出书的成本高处太多太多,不管是作家的时间成本,还是出版社的出版印刷销售成本。除非你的书是强制购买的——例如教科书,不然你就要担心销售的问题,而促使一个人买书的最强动机就是他觉得这本书对他有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你出版了一本价值不足(不能说毫无价值)的书,那就只有亏本。而发微博——不管有否有价值——成本总是可以忽略不计。

出书还有一个成本在于对名声的影响,你在微博上说错了话,或是散步了虚假的信息,点下『删除』就能销声匿迹。但是书一旦出版了,就永远有据可查。

所以,出书的经济时间成本,使得作者在写书的时候总要深思熟路,努力写出更有价值的东西,而书相比微博的持久性,使得作者在写书时不敢信口开河(当然有还是也有,但是基本发生过一次后,以后再也没人看他的书了)。正因为有这个门槛在,过滤掉了很多毫无价值(或者半衰期很短)的信息,使得书籍承载的信息普遍更有价值,半衰期更长,有些公元前写成的书到现在还在被无数人阅读,便可见其中的价值了。

2.看微博的成本和看书的成本

看书是一件极费体力和脑力的事情,一本稍微有点分量和价值的书,怎么着也得小一个星期才能看的完。而微博呢,估计一分钟看个十条也不成问题。很显然,看书的成本要高得多。正因为有这个高成本在,看书的人他们的心智往往要比那些成天只知道刷微博的人要更成熟,更健全。当一个读书人向你推荐一本书的时候,他必然是花了比看微博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才向人推荐,这样的信息传播往往价值很高。而微博呢,只要点一下『转发』就完成了,有时候你甚至没弄清楚这条微博在讲什么,或者讲的是不是真的,就点了『转发』,这样造成的信息传播,必然存在很多垃圾信息。

太容易的事情,就没有人会去认真对待,这是人趋利避害的天性,微博生产和传播的低成本,造成了现在微博上到处充斥着毫无价值的信息。而书往往包含了更多有价值的半衰期更长信息,它们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得到人类社会的认可,它们会对我们的生活体现出长时间的价值(有时候甚至是一生)。

###主动和被动
和菜头关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中提到:

1、信息的碎片程度加剧,人们倾向于消费越来越短的文字。
2、对于富媒体的消费需求增加,尤其是对图片、音频、视频的需求增长惊人。
3、信息达到用户的方式,Push和通知机制已经占据主流。

从电视媒体,微博等途径获得信息,很多都属于被动获取。被动获取的弊端就在于我们经常不得不接收一些我们毫不感兴趣的信息,比如凤姐,我对她和她的事毫无兴趣,但是我还是『被迫』认识了她。这一点在微博上尤其严重,因为微博上的社交信息网络,使得这类『炒作信息』几乎是无孔不入的,毕竟你不能保证你的朋友都是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

相较之下,阅读行为要更为主动。你可以自主选择阅读的对象,你可以自主选择何时进入或者抽离阅读环境(想象一下,在微博上你对一条信息已经心生厌倦了,结果它还是反复出现在你的timeline上,想象一下这种痛苦吧),最重要的,阅读的过程时刻伴随着思考,一本书好书或者一片好文章,作者必定不会写个惊悚的标题或者写个140字的爆炸性信息就结束了,作者肯定会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会提供论据,会提供实例,这些东西在丰富作者观点的同时,也给你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如果他提供的论据或实例不符合你已有的知识,你很容易就提出质疑,当然你的质疑可能对,也可能错,但这个过程会让你把问题看的更清楚,因为你主动的思考了。(这里主要以阅读论述性的作品举例)

###碎片和整体
『信息碎片化』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以至于很多人都不关心信息的整体是什么模样了。对于那些专以消费信息碎片为乐的人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想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秒,以求获取事情的全貌,但就会非常困难。你不得不自己去收集碎片来拼凑,而且很多事情你无法相信碎片的真实性,因为他们可能互相矛盾。

这是我很讨厌现在一些媒体的原因,他们常常为了贪图爆点,或者为了主旋律,只给出片面的报道和评价,常常造成误导,使得个人或者几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和痛苦。

一本书可能也不能覆盖事实的全貌,但是一本书不能控制舆论,一本书不能阻止你去看另一个观点的书。而且图书的系统和分类,都已经相对成熟,除了书本身,我们还有很多前辈阅读人的指导。这些都能为你勾勒出大概的轮廓,剩下的就要靠你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去填充内容和形象。

###多和少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读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除却微博微信,我们这个年代还有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得信息,而且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在更短的时候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那我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我来回答了,莫提默·J. 艾德勒在《如何读一本书》中提到:

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

电视观众、收音机观众、杂志读者所面对的是一种复杂的组成——从独创的华丽辞藻到经过审慎挑选的资料与统计——目的都在让个人不需要面对困难和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绪。但是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或者读者根本用不着自己做结论。相反的,他们直接将包装过后的观点装进自己的脑海中,就想录影带一样自然。他只要按一个『倒带』的钮,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适当言论。他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表现得宜。

###快和慢
现代媒体的发展,的确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但有的时候这种快,往往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有很多人——包括媒体记者,公众人物——为了追求快,追求爆点,对于信息不加任何求证地传播,常常造成虚假消息的大面积传播,以致谣言四起。对于此,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你下次点击廉价的『转发』之前,先求证下信息的真实性,哪怕只是用常识判断一下。

信息的快速传播的确有很多好的方面,但是过份的快,不会产生任何附加的好处,还会大大挤压了我们思考的空间,使我们变得更容易『人云亦云』。而且很多越是快的信息,半衰期越是短,等热潮过后,便毫无价值。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慢下来,冷静地思考。而思考并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思考是需要锻炼的,而最能锻炼人思考能力的行为,就是看书。阅读(或者说看书)的过程是纯粹和持久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其他嘈杂的信息干扰,你通过对文字的咀嚼和玩味,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个过程,是对自己理解力不断锻炼和提高的过程。这是一个慢过程,你可能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合格的理解力,但这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成为一个合格职业人,乃至合格公民的必经过程。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下午的宁静时光。

这些能让微博失色的东西,通常具有两个特质:纯粹和永恒。
《知乎周刊 - 读书这件小事》

CATALOG